| 大众版 | 专业版 | English
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>>大众版 >>新闻动态 >>新闻消息 >> 正文

新闻动态

新闻消息

【仁心护佑】我院营养支持学组举办“重症营养生命护航”特训营 共探重症营养前沿发展

发布时间:2025-04-28 浏览次数:
字号: + - 14

  4月24日,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(山西省肿瘤医院)营养支持学组“重症营养生命护航”线下特训营顺利举办。重症医学科主任段燕教授担任主讲,来自全院30余名临营养专科护士齐聚一堂,围绕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前沿进展、临床误区及精准化实践展开深入研讨,为提升危重症救治水平注入新动能。

4.jpg

  段燕主任以“重症营养支持的里程碑式变革”为主题,系统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该领域的关键研究突破。从1968年全肠外营养(TPN)技术通过腔静脉输注实现全营养供给,到1988年“肠道是多器官衰竭发动机”理论确立肠内营养(EN)的核心地位,再到2011年“延迟肠外营养”研究提出“允许性低热量喂养”对早期全量喂养观念的颠覆,以及近年高蛋白摄入临床研究对“个体化供给”必要性的警示,一系列里程碑研究推动重症营养从“经验喂养”迈向“循证医学”时代。

  针对临床工作中常见的高频误区,如喂养途径的选择、喂养方式的争议、胃残余量(GRV)的监测以及术后喂养时机等问题,段燕主任结合最新的医学指南和研究证据,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析。她的讲解为医护人员在实际操作中提供了更科学、更准确的指导,有助于减少因认知偏差导致的治疗失误。

  谈及未来的发展方向,段燕主任着重强调了精准化与智能化融合的创新模式。一方面,借助人工智能工具,能够大幅提升营养评估的时效性,快速、精准地判断患者的营养状况;依托智能化设备,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实时情况,动态调整喂养方案,实现营养支持的精准化。另一方面,未来的研究将更加关注患者个体差异与生物节律之间的协同作用,探索符合人体生理规律的营养供给策略,为每一位重症患者量身定制更具个性化的支持方案,推动重症营养从“标准化”向“精准化”实现质的跨越。

5.jpg

  此次特训营以“证据先行,聚焦实战”为核心理念,不仅系统地传授了重症营养支持领域的理论革新成果,更为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明确的科学依据。营养支持学组表示,将以此次特训营为新的起点,大力推动“动态分阶段喂养”“智能化监测”等先进策略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,用更精准、更科学的营养支持,为危重患者的生命健康筑牢坚实防线,真正让“每一滴营养都成为康复的希望”。

  医院地址

  院本部: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职工新村3号

  南院区(乳腺诊疗中心):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创新街3号